2021-07-31
近年来,云南思茅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联合思茅街道,强力推进思茅区思茅街道箐门口村稗子仓乡村振兴示范点(乡村旅游)项目建设,构建乡村生态旅游圈,打造可进入、可驻足、可消费、可回味的“美丽乡颜”,着力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稳步推进。
云南普洱茶种植 图片来源:网络
思茅区稗子仓乡村振兴示范点(乡村旅游)项目,是思茅区政协为推进箐门口村脱贫攻坚进程,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,尤其是在产业扶贫上取得新突破而建设的示范项目。通过项目的实施,可带动箐门口村314户1099名群众发展产业,同时推动部分农户就近就业。
整合资源,融合多元产业。以箐门口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,以茶产业为基础,健全乡村产业体系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完善利益链,将传统农业、农林畜产品深加工产业、商贸流通服务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,围绕“四园”(茶园、田园、果园、花园)、“四养”(养蜂、养鱼、养禽、养畜)、“四区”(生态宜居区、休闲娱乐区、茶园康养区、农业观光区)项目建设,发展农业产业,打造特色民宿民居等系列旅游产品,最终实现“四有”(有康养、有产业、有品牌、有乡愁)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的乡村愿景。
村容治理,打造生态宜居环境。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乡村生态建设、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与提高农民居住环境质量有机结合起来,净化美化村庄环境,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,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生态振兴。
挖掘民俗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。以村民用老房老舍、田地和林地入股的方式,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,丰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,带动本地、传统手工技艺、民俗表演、地方小吃的传承和发展。发挥普洱茶文化的资源和品牌优势,在乡村旅游活动中,充分融入当地传统采茶、制茶的民间文化艺术。
扶持人才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。通过汇聚农村人才、外出人才和社会优秀人才,实施能人带动战略,以思茅农场和新寨小组合作社合作营运的方式,引导、组织本地农户以自有房屋、土地入股,改建乡村民宿,发展乡村餐饮,开发乡村野趣文化娱乐活动;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、民俗文化、旅游接待、经营管理等业务培训,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。
党建引领,提升乡村自治水平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积极引导党员、贫困户加入合作社,帮助贫困户获得租金收益、劳务收益、销售收益,提升村“两委”、小组班子在群众中的影响力、组织力和号召力。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锻炼干部、磨练干部,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不断提升乡村基层组织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。
建立机制,充分保障群众利益。建立“五股两分法”合作机制、市场化管理运营机制、多元化投资机制,推进立体化建设机制,通过政府项目注入、政协机关全力参与、各级各界倾心帮扶,助力群众增收致富。